垃圾中转站会产生大量的异味,还可能滋生苍蝇和蚊虫,这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、污染物浓度、水质及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。
别搞错了,那是上个世纪的垃圾堆放场,而不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垃圾中转站。
如果一座垃圾转运站看不到垃圾、闻不到异味,外观像一座“花园洋房”,而且作业全程都实现了智能管理,你还会对此产生“厌恶”吗?
垃圾中转站常常被误解为“垃圾处理站”,但实际上这两者有很大不同。垃圾处理站是垃圾的终处理地点,通常占地面积较大,采用焚烧、填埋、堆肥和降解等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。而垃圾中转站只是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点。当垃圾被收集后,会在中转站进行封闭压缩,然后运走。由于中转站的隐蔽性和合理的空间设计,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。
关于备受批评的“距离过近”问题,根据标准,“小型Ⅳ类”中转站与邻近建筑的小距离要求为10米,均符合相关规定。
关于日常生活出行的影响,相关人员指出,垃圾中转站的转运时间和路线不会与居民的日常活动重叠,这将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。